聯系我們

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SHENZHEN SHENSHANG HOLDING GROUP CO.,LTD
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時代金融中心22樓
電話:+86-0755-83836466
+86-0755-83835466
傳真:+86-0755-88306743
郵件:shenshangkonggu@szssct.com
新聞中心
如何利用價格杠桿撬動藥物創新研發
在第四屆醫藥界全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座談會上,自主創新再次成為今年醫藥衛生界“兩會”代表、委員關注的焦點。
目前,自主創新日益成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的動力,而我國醫藥產業正面臨著從仿制到創新的關鍵時期。而創新藥物的價值能否在價格上得到承認,已經成為行業自主創新能否持續的關鍵。
此次會議上,江蘇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指出:“作為企業,要順應醫改的趨勢和發展需求。創新是企業發展活力的所在,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”
新醫改進行了3年,基本藥物制度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。但自主創新的發展僅僅依靠基本藥物是無法實現的。制藥強國需要依靠一個強大的創新主體才能走得更遠。全國政協委員、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強調:“中國醫改的宏大工程不可能建立在羸弱的民族醫藥產業基礎上,而是需要一個成熟、規范和強大的醫藥產業作為支撐。”
雖然很多品牌企業在基本藥物招標中遭遇一些不順,但中國醫藥行業整體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并沒有改變,因此,堅持質量第一和自主創新才是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在全國人大代表、深圳海王集團董事長張思民看來:“抓好自主創新是企業必須做好的基本功。”
醫保吸引力
在采訪中,張思民表示:“醫藥企業是高知識、高技術、高投入的行業,沒有各種高要素的堆積,不可能成為真正在國際國內叫得響、站得住的企業。”像張思民一樣,很多醫藥企業界的代表委員都意識到,僅僅依靠通用名藥物是很難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地位的,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中國醫藥企業能否壯大的關鍵。
“醫藥企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企業,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在技術創新中完成?,F在,無論是從標準的要求、臨床的要求,都要跟國際逐 步接軌。”蕭偉表示,“要做創新藥,企業需要巨大的付出。前一段時間,我們想開發一個新藥,幾家企業搞了個聯盟。我們希望國家在定價、招投標和市場準入方面給予支持。這樣,對整個國家的新藥研發、企業進步的積極性就有影響。”
但蕭偉擔心的是,目前創新藥物研發困難,而且藥物研發出來進醫保目錄也艱難,這樣的過程使企業在創新方面承受巨大壓力。
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則表示:“一個創新藥物拿到‘出生證’要10~15年,如果不能夠進入醫保目錄,不能夠正常進入基本藥物目錄,就會影響創新積極性。在美國,新藥基本上自動進入保障體系、保險公司購買體系。這樣的做法值得中國借鑒。”
從企業的角度來看,蕭偉也希望政策在創新藥的定價上給予照顧,他坦承:“很多藥品上市后,在藥品的療效、再評價過程中投入還是非常大的。真正有療效、安全性高的藥品應該進入醫保目錄。”
質量標準待統一
經過了1年,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已進行了至少一輪基本藥物招標,價格和質量的關系問題自然再次成為代表和委員關心的熱點。
對此,蕭偉表示:“基本藥物招投標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,有些違背了藥品的基本屬性:第一是療效,第二是安全性,第三是質量均勻性。這幾個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認同的話,招標過程中就會出現問題。”
對于質量和價格無法統一的問題,劉革新認為問題并不僅僅出在招標上,而是當前我國制藥行業存在著2套產品質量標準,即2007年之前的仿制藥是仿標準(檢驗標準),2007年之后是仿產品(生產工藝、質量標準、臨床療效)。同時,還有2套生產質量管理規范,即1998年版(老版)GMP和2010年版(新版)GMP并存。
而在這種情況下,不同質的商品不能在價格上作直線比較。劉革新強調:“我國醫藥行業具有多、小、散的特征,產業結構不合理,大多數企業長期陷于低水平重復仿制的路徑依賴,同品種競爭激烈。如上所述,不同企業生產的相同品種在安全性和臨床療效方面存在著客觀差異;不同藥品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成本構成也并不處于同一水平,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。”
因此,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:“在目前階段,還是要加大單獨定價,將來要有3%、5%的企業產品在單獨定價、優質優價的范圍內。”
黑龍江省澳利達醫藥集團董事長周有財建議:“國家發改委是一個價格管理的主體部門,建議發改委把制定藥品最高限價改為制定統一的價格標準,以此作為醫療保險報銷的依據,逐步放開藥品零售價格,提出超出標準的部分由患者負擔,或通過購買商業保險支付。這種定價機制既保證了基本藥物保險的需求,又能滿足群眾多層次的用藥需要,適應了不同企業價格差異較大的現實。”
盡管政策環境并不是十分理想,但在張思民看來,還是要堅守制藥行業的道德底線,他強調:“我們應該做到企業的質量標準高于國家標準,我們應該具備應對方方面面影響的能力。”